
在春日高新,一栋栋标准厂房挺拔而立,生产车间里机器高速运转,一件件产品走下流水线,处处充满着发展的活力,释放出催人奋进的蓬勃力量,展现着高新区项目建设、产业发展的强大实力和不断创新的精神。2月26日下午,全市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现场巡查走进高新区,市领导刘锋、胡雪梅等参加巡查,实地感受高新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成果。
上海磐盟3-6英寸半导体单晶硅棒及硅片项目:
该项目总投资20亿元,总用地200亩,仅用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从项目落地到建成投产的全过程,创造了项目建设的新速度。该项目生产的产品3-6寸抛光片是集成电路产业的核心基础原材料,是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破解“卡脖子”难题的关键一环,对国内半导体产业链的完整性极具战略意义,也是高新区在先进陶瓷产业取得的重大突破。该项目2022年5月开工建设,今年1月18日点火,第一批4台单晶炉正式投产,第二批36台单晶炉将陆续投产。另外,项目3-8寸外延片产线、3-8寸抛光片产线预计明年上半年全面投产,预计年产值将突破25亿元。
神州六合直升机项目:
该项目是我市深化促进厂所融合、军民融合,全面打造602所航空产业发展平台和技术转化平台的示范项目。该项目总投资约6亿元,其中一期占地122亩。项目已全面投入使用,初步形成“3+1+1”直升机全产业链布局,目前已建成9台直升机模拟器,计划完成15台模拟器建设,预计将释放巨大配套产能,达产后年产值超10亿元。
九由航空增资扩产项目:
该项目是高新区全力支持企业新上项目落地,促使企业“老树发新芽”的具体举措,项目于2022年5月开工,12月竣工,仅用7个月完成项目建设及投产。项目体现了高新区干群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方位为企业做好手续办理、服务指导等工作,全力以赴推进新上项目落实落地,助力企业开足马力、增资扩产,力争2026年上市。
高新区通用航空产教融合基地及高端装备制造标准厂房项目:
该项目是全市目前投资最大、标准最高、配套最全的标准厂房项目。项目的建成将有效整合资金、技术、人才、设备等资源优势,持续增强产教融合基地(中心)的服务能力,建成产教深度融合的区域性、生产性、先进性人才培养培训企业生产基地,助推园区高质量发展。投资最大体现在总用地面积675亩,总建筑面积约56万㎡,总投资约17亿元。建筑层高极大的满足了园区装备制造业的需求,同时开创性的建立双首层立体交通规划,将极大提升厂区内交通的便捷性。同时在配套方面,建设有35.2㎡标准宿舍782套、7000㎡的专业食堂以及4000㎡的党群活动中心。
该项目于2022年1月正式开工,现已陆续交付使用,目前拟招商落地项目共计16个,拟投资总额129.5亿元,其中上市企业3家,计划租用厂房面积32.5万㎡,预计2023年达产后实现总产值80亿元,实现税收4亿元。
该项目中广东正业科技有限公司在2022年落户的项目有光伏组件及异质结光伏电池片项目,以及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年产1.25万吨光伏焊带项目,总投资约61.6亿元,年产值192.5亿元。其中光伏组件及异质结光伏电池片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2023年完成厂房建设及投产,预计2024年实现年营收41.75亿元,三期50亿元总投资完成后,项目年营收可达168亿元。高端智能装备产业园项目全部达产后可实现年营业收入14.5亿元;光伏焊带项目三期达产后,年产值可达10亿元。
智慧产业园及无人机展销中心项目:
智慧产业园为高新区做大做优做强数字经济的重要载体,项目总投资20亿元,占地面积约106.67亩,总建筑面积13万平方米,项目于2022年5月开工,现已交付使用,工期整整缩短了8个月。
景德镇无人机数字化展示中心是高新区精心打造的无人机研发、生产、运维、培训、服务为一体的高质量合作平台,致力于打造成全国无人机行业最具影响的系统性交易平台、开放性展示平台和综合性服务平台。该中心总投资约6000万元,总建筑面积为1.1万㎡,共4层,主要分为民用展区、军用展区、动力系统展示及服务、金融、销售等区域。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国内规模最大、功能最齐、影响最广的工业无人机展厅。预计2023年实现无人机年销售额5亿元,力争2025年实现无人机年销售额20亿元。
通过此次巡查,大家充分感受到高新区在近年来的快速发展中,紧紧围绕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这条主线,全区上下全面贯彻落实“工业强省”战略,不断深化落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全力实施“五新”战略行动,全力开展“工业倍增”三年行动。在这个过程中,高新区咬定目标,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久久为功,奋力打造千亿产业园区,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展现了我区以实干实绩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在高新区落地见效的生动实践。
未来,高新区将继续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加快项目建设,持续招大引强,不断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吸引投资,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创新,打造千亿级产业园区,以一域之光助力景德镇国家陶瓷文化传承创新试验区建设和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的新突破。
文|图:罗 斌 蔡 翀
编 辑:梅明华
一 审:罗 斌
二 审:曹燕妮
终 审:黄 山